抗體內化實驗步驟
日期:2023-10-23 14:11:58
抗體內化實驗是研究細胞表面分子的轉運和吞噬過程的重要方法。以下是一般的抗體內化實驗步驟:
? 細胞培養和處理:選取一定數量的細胞播種在培養皿中,待細胞半至八成密度時,根據需要對細胞進行預處理,如藥物刺激、酶處理等。
? 抗體標記:選擇具有高親和力和特異性的二抗或廣譜性的單抗,與熒光素、辣根過氧化物酶等檢測標記物結合,制備成抗體標記物。

? 抗體處理:將細胞加入包含抗體標記物的培養基中,通常在4°C冰箱靜置60分鐘,使抗體與膜上受體結合,然后在37°C恒溫培養箱中繼續培養,觀察不同時點樣品。
? 停止抗體結合:用低滲度 PBS 或 pH 2.0 的蘇打酸溶液等洗滌細胞,去除未結合的抗體,并停止進一步的抗體結合。
? 細胞附著物小孔形成:將細胞洗滌后,加入高滲度文化基質或酶解劑等,造成細胞表面附著物的小孔,使抗體標記的分子進入細胞膜內。
? 抗體內化:經過一定的時間后,將培養基去除,細胞洗滌后,用含膽固醇的培養基進行恢復培養等處理,觀察抗體在不同時間點內進入、遷移和積累的情況。 這個過程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或其他相關檢測方法來進行。
? 細胞裂解:最后,對于需要分離并檢測已經內化的抗體的實驗,可以對細胞進行裂解,并用SDS-PAGE或Western blot等技術進行檢測。
? 注意,每個實驗都可能根據具體需要進行調整和優化。
上一篇: 抗體作用抑制劑有哪些?
下一篇: 二抗和一抗結合原理